作者:林成华、陈洁(分别系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教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助理研究员)
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的严峻形势,我国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近年来,我国围绕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新设与淘汰并重”为原则推动布局优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才供需矛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仍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对国家战略响应不够、国际融通性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同质化评价消解发展特色、卓越人才涌现不足等问题。为此,亟须加快打通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的痛点堵点,推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实现“战略导向、动态适配、特色发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战略科技人才保障。
构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需求反馈机制
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凸显了学科专业建设的滞后性,进一步加剧了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也对学科专业设置调整需求的精准反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需求反馈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化、动态化的过程,需整合学科专业“布局增设”“停招撤销”“横向优化”“纵向升级”等路径来构建。
构建双轨需求驱动体系。在国家层面要以《急需学科专业引导发展清单》为核心,建立覆盖科技前沿、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动态调整清单,强化战略导向;在区域层面要制定差异化学科专业群分类建设指南,推动地方院校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形成“国家-区域”协同布局。
实施高校分类定位策略。头部高校重点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承担前沿技术攻关;地方院校主要结合区域产业升级需求,如新能源、现代农业等,打造特色学科专业链。
建立学科专业规划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制。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推进高校学科专业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相匹配,避免区域间同质化竞争。
建设学科专业高能级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可整合金博宝最新官方网站查询网址 、人社部、科技部等多部门数据资源,构建AI驱动的“学科专业-人才供需”预测模型,实现就业市场监测、技术趋势预警、学科专业调整决策的一体化闭环。
实施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培育孵化机制
当前部分高校在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资源向传统优势学科过度集聚,而对潜力大、成本高、见效较慢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不够重视,引发高校内部学科生态失衡。前沿科技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要求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快速响应的学科专业培育孵化机制。
布局未来前沿领域微专业孵化。在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可试点小学分制的跨学科模块化微专业,依托国家实验室等资源平台开展“课程+项目”串联模式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待微专业孵化成熟后升级为独立专业。
增设面向产业迭代的交叉学科柔性专业。针对绿色低碳、脑机接口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对应的具有发展潜力但尚未定型的交叉学科领域设立动态课程框架,允许部分学分随产业技术迭代更新,通过校企联合实验室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待专业成熟后纳入目录管理。
强化冷门绝学保护机制。对古文字学、文物保护技术等学科专业实施“基础研究+应用转化”双轨扶持,配套专项基金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等转化路径,破解其面临的发展困境。
打造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国际融通机制
当前我国学科专业体系与国际通行标准存在结构性错位,突出表现为学科专业命名体系、课程架构及认证标准的非对称性。根据QS学科目录对照分析,我国近四成一级学科无法直接匹配国际主流学科分类,亟须建设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国际融通机制。
推动我国学科专业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对接。要建立学科专业国际互认清单,推进课程体系的模块化重构,引入权威机构认证体系,重点推动我国新工科、新文科等“四新”学科对标世界一流课程标准,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嵌入国际通识认证单元,尤其注重优化专业的跨文化实践能力培养。
聚焦急需紧缺和关键核心领域共建跨国产学研平台。依托平台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和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构建学科专业建设的国际质量保障体系。可成立国际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评估学科专业设置的前沿性;推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国际化程度较高学科或新兴专业的学位互认,建立学分互通“快速通道”。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资源配置机制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上存在盲目跟风、“新瓶装旧酒”等现象,如扎堆设置人工智能等“智能+”热门学科专业,部分新设专业在专业建设、师资配置上“换汤不换药”等,亟待“全国一盘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学科专业的区域、领域布局优化和特色发展。
建立国家战略领域精准投入机制,强化重点领域资源配置。对“双一流”学科和急需紧缺领域实施“评估-资源”强关联机制,规范准入标准,并通过专项经费、平台建设、硕博点扩招等形成集聚效应。
推进区域适配性资源平衡补偿机制,促进学科生态均衡发展。如设立“学科(专业)区域平衡系数”,在评估中增设“学科与区域经济适配度”指标,对西部生态学、东北装备制造等达标学科,给予高于东部一定比例的经费倾斜。
推广采用非对称资源分配策略,避免资源过度向东部集聚。以“基础保底+绩效奖励”模式,保障西部基础学科生存线,支持特色学科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精准滴灌”实现局部突破带动整体提升。
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质量评价机制
当前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实践中,尽管政策赋予高校更多自主权,但在实际操作中,行政主导的决策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同时,财政拨款、排名体系仍绑定传统学科专业评估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同质化的评价体系导致行业性院校、艺术类院校以及应用型高校在争取资源时与研究型高校“同台竞技”,引发资源浪费和学科专业特色丧失,亟须以质量评价机制引导有序发展。
以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为核心导向,在传统学科评估框架中增设科技贡献力和产业适配度等核心指标类型,通过指标权重倾斜,倒逼高校从“政策套利”转向“需求驱动”。
建立分类分层治理模式,依据高校类型定位和学科特点,制定差异化评估标准。可构建学界、产业界、专业协会协同治理框架,完善“评估结果—资源配置”联动机制,形成规则透明、标准明确、流程规范的专科专业设置调整制度体系。
完善省级统筹预警功能,开发“学科专业全周期监测系统”。依托该系统实现动态扫描低水平重复建设专业、实时监测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精准匹配特色学科扶持政策等功能,通过“数据监测—智能预警—靶向调控”机制,破解“管放失衡”的管理困境。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金宝搏188入口 ”,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推荐高校
推荐学校
-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 合肥市经贸旅游学校
- 广西华侨学校
- 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 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 贵港市民族职业技术学校
-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 贵阳经济技术学校
- 黔西市中等职业学校
- 海南省工业学校
- 海南省商业学校
- 海南省经济技术学校
- 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 海南省华侨商业学校
- 海南省银行学校
- 海南省农垦海口中等专业学校
- 海南省交通学校
- 海南省海口旅游职业学校
- 文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海口华健幼师职业学校
- 石家庄同创铁路运输学校
- 武汉市第二轻工业学校
- 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
- 武汉市黄陂区职业技术学校
- 武汉助产学校
- 湖北现代科技学校
- 哈尔滨航运学校
-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
- 哈尔滨市龙江旅游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黑龙江医药卫生学校
- 哈尔滨市铁乘中等专业学校
- 黑龙江省林业卫生学校
- 南昌工业工程学校
- 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 信丰中等专业学校
- 井冈山市旅游中等专业学校
- 沈阳现代制造服务学校
- 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
- 沈阳市旅游学校
- 临沂新世纪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临沂兴华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山东省临沂卫生学校
- 潍坊豪迈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潍坊弘景中医药学校
- 陕西省商业学校
- 西安交通职业学校
- 韩城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
- 上海港湾学校
- 四川省食品药品学校
- 四川省乐山市竹根职业中专学校
- 乐山市计算机学校
- 重庆市经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旅游学校
- 重庆市立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黔江区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轻工业学校
- 四川仪表工业学校
- 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
- 重庆市医药学校
- 重庆财政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涪陵信息技术学校
- 丽江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 长治市超越学校
-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 临沂电力学校
- 临沂市工业学校
- 合肥工业学校
- 台山市敬修职业技术学校
-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 重庆中意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涪陵创新计算机学校
- 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
- 重庆市武隆区职业教育中心
-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
- 新安县职业高级中学
- 黑龙江省贸易经济学校
- 黄麓师范学校
- 江西省医药学校
- 江西省信息科技学校
- 江西省建筑工业学校
- 江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 江西省民政学校
- 九江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九江庐山西海艺术学校
- 赣州应用技术职业学校
- 南康区电子工业技术学校
- 赣州旅游职业学校
- 吉安应用工程学校
- 吉安市特殊教育学校
- 上饶市信州理工学校
- 武汉市第一职业教育中心
- 海南省财税学校
- 海南旅游经济贸易学校
- 海南南方民族艺术学校
- 海南省万宁市职业技术学校
- 海南珠江源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 海南职业外语旅游学校
- 海南城市职业技术学校
- 西安现代职业高中
- 广州市信息技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
- 广州市幼儿师范学校
- 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
- 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
- 广州市司法职业学校
- 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
- 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
- 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
- 广州市侨光财经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黄埔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卫生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增城区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南沙区岭东职业技术学校
- 珠海市新思维中等职业学校
- 江门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
- 江门雅图仕职业技术学校
- 开平市机电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 广州市海珠工艺美术职业学校
- 广州市从化区职业技术学校
- 台山市培英职业技术学校
- 开平市吴汉良理工学校
- 鹤山市职业技术学校
- 恩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成都广信数字技术职业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永川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 重庆工商学校
- 海南省旅游学校
- 东方市职业技术学校
- 陵水黎族自治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临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新余技师学院)
- 会昌中等专业学校
- 南康中等专业学校
- 上犹中等专业学校
- 赣州市赣县中等专业学校
- 龙南中等专业学校
- 上高中等专业学校
- 玉山中等专业学校
- 永新中等专业学校
- 东乡机电中等专业学校
- 嫩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 江西工程学校
- 瑞金中等专业学校
- 丰城中等专业学校
- 德兴市职业中专学校
- 儋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海南省农林科技学校
- 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
- 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
- 海南省第二卫生学校
- 重庆市护士学校
- 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
- 重庆市渝东卫生学校
- 贵州省交通运输学校
- 南昌汽车机电学校
- 江西九江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 石家庄装备制造学校
- 广西银行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中等专业学校
- 武汉市第二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 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 重庆市农业学校
- 重庆艺术学校
- 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学校
- 榆次区职业技术学校
- 阜阳卫生学校
- 德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分宜县职业技术学校
- 江西省冶金工业学校
- 石城县职业技术学校
- 永丰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海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黔西市水西中等职业学校
- 海南雅典职业技术学校
- 海南省民航职业学校
- 浙江医药技术学校
- 南昌铁路保安中等专业学校
- 江西泛美艺术中等专业学校
- 三亚海洋职业技术学校
- 海口经济学院附属艺术学校
- 海南立有美术职业技术学校
- 重庆市南丁卫生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万州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 成都核瑞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 南昌向远轨道技术学校
- 赣北电子工业学校
- 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
- 永济市职业中专学校
- 樟树市职业技术学校
- 海南省农业学校(海南省科技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职业技术学校
- 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 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 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
- 广州市荔湾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 江西省交通运输学校
- 江西省建设工程学校
- 江西省通用技术工程学校
- 江西省轻工业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 南昌市进贤县职业技术高级中学
- 重庆市万州现代信息工程学校
- 重庆市合川教师进修学校
- 重庆市巫山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云阳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奉节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商务学校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工艺美术学校
- 重庆市垫江县第一职业中学校
-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工业管理职业学校
- 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万盛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潼南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光华女子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璧山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校
- 重庆市城口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酉阳职业教育中心
-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綦江职业教育中心
- 重庆市忠县职业教育中心
- 共青中医药学校
- 九江市柴桑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 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余干县英才职业学校
- 江西省遂川县职业中学
- 抚州信息工程学校
- 赣州市军科职业技术学校
- 上饶市信赖工艺美术学校
- 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
- 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 密山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 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州市电子商务技工学校
- 安徽省徽州师范学校
- 安徽建设学校
- 都江堰市职业中学
- 巴中职业技术学院
- 红河州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
- 黑龙江省伊春卫生学校
- 陕西省泾阳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武汉华中艺术学校
- 武汉市工业科技学校
- 武汉长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孝感思创信息科技学校
- 日照市技师学院
- 青岛市技师学院
- 重庆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交通运输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 重庆市聚英技工学校
- 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 重庆能源工业技师学院
- 共青技工学校
- 江西文理技师学院
- 成都职业技术学校
- 大庆技师学院
- 南昌华中技工学校
- 共青铁路工程技工学校
- 于都新长征技工学校
- 南昌当代艺术学校
- 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
- 江西上饶东南智慧技工学校
- 江西省石油技工学校
- 广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 宜春市技术工人学校
- 东乡高级技工学校
- 江西新余南铁技工学校
- 广州城建技工学校
- 重庆市艺才高级技工学校
- 上饶信工技工学校
- 淮南世际艺术学校
- 合肥竹稞技工学校
- 合肥高科经济技工学校
- 杭州市第二机械技工学校
- 上海南湖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有限公司(中职部)
-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成都市技师学院
- 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
- 哈尔滨铁道技师学院
- 海南省技师学院
- 海南省三亚技师学院
- 海南新东方烹饪高级技工学校
- 海南食品药品技工学校
- 洋浦经济开发区高级技工学校
- 台山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
- 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中职部)
- 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
- 南昌市望成技工学校
- 海南丽波技工学校
- 海南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
- 西安西京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