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战略部署,深入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总结宣传各级地方政府及各类终身学习机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或成人教育学院、开放大学或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机构、老年教育机构、各类企业内教育机构在开展终身教育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实践探索,由金宝搏188入口 发起的“2023年度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推进终身学习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各相关单位的广泛响应和积极支持。综合专家组评审意见,最终28篇稿件入围典型案例和优秀案例。即日起,金宝搏188入口 对入选案例进行展播,以飨读者,并助力案例成果的推广应用。
浅谈校社协同,打造育人新场域——以青羊实践为例
单位: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与青少年服务中心
作者:钱薇 陈莹
一、背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同时,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也把社会性和情感性作为学生关键的发展领域,强调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社区作为与学校发展最直接的外部环境,其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居民素质等对于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也具有重要影响。
在其中,社区教育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呢?首先我们要明晰什么是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指实现社区全体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社区发展的一种社区性的教育活动和过程。社区教育要求的是教育与社区的双向参与和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反映在社区中,应当是学校和社区双向参与、双向互动、资源共享的状态。不仅教育机构,社会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在行使自己的专业职能的同时,也要行使教育职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提供教育支持,使多种多样的教育形成为一个整合的体系。学校与社区和社区成员、机构、组织之间是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学校,是学校的一份子,回归社区,也是一名社区成员。而社区教育以其教育内容的多元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成为了培养青少年社会和群体观念、公民意识一个理想途径。
近年来,青羊区社区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创新青少年教育的服务途径,整合资源,推动校社合作共育,打造区域协同育人环境。从开放学校社区资源,建设市民校园体验中心,到开展社区雏鹰系列活动,再到校社合作开设“社区少年宫”。青羊社区教育通过建设多样化的、适合未成年人的公益课程,开展具有青羊特色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以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的教育需求。社区内各类社区教育机构、学校,企事业组织以及市民学习群体等共同为未成年人提供了诸如亲子菜园、亲子烘培、小小讲解员、小小消防员、小小郎中等生活技能、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类的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并充分利用青羊的文博资源,发挥其教育功能,在区域内的文博场馆开展体验式、浸润式主题教育活动,提供如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地方文化等适合青少年的文博教育。这不仅提高了未成年人的生活审美情趣,启迪了未成年人对生命世界的好奇关注,还促进了未成年人对社会的融入适应,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青羊实践中的小案例
案例1:互助共享,校社双赢
同辉小学作为一所新建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具有一定优势。地处三环外,有33亩的校园面积,有4000平米的塑胶操场,有2000平米的室内体育馆、5000平米空中花园。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桌、棋类天地、单双杠等体育设施一应俱全。图书室、微机室、陶艺室、布艺坊、木工房、园艺室等功能室也颇具特色。
学校的会议室不是开放的场地,但是当社区有需求,学校会满足所需。中坝社区因为场地原因,暂时没有会议室,一些大型的会议面临着场地困难。当他们需要召开大型会议,学校会立即安排工人打扫场地,提供音响设备,还特意安排信息部教师到现场协助等,为社区服务。苏坡社区医院因演出需要,要排练节目,学校得知后热情支持,将排练室对他们开放,并派专人协助。
学校周边流动小摊贩多,一到放学时间就在门口兜售,屡禁不止。我们向中坝社区寻求帮助,社区领导十分重视,立即安排分管城乡综合整治的工作人员在校门口巡视,协助学校进行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点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让学校和社区互助共享,最终达到校社双赢、社区和谐。社校双赢更深层的效果是:学校通过五进社区举措,积极共建和谐社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区,促进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居民素质提高了,有利于给孩子正面的教育和影响;孩子在校在社区都能持续受到良好教育,反过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我们认为,学校开放办学,表面看起来是在为社区。实际上也是在为教育,在为学校。
案例2:将传统文化、公益课程送进校园
2017年6月12日,时值第十四届“青羊学习月”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为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四川清音”,同时丰富辖区未成年人课外文化生活,激发辖区未成年人对传统戏曲的艺术兴趣,鼓楼南街社区教育工作站联合小关庙精品社区教育工作站、成都鼓楼小学、鼓楼南街社区少年宫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中国戏”为主线,将地方文化特色“四川清音”“四川方言快板”以曲艺形式引进鼓楼小学,为辖区内未成年人集聚地“小学”带去了极具巴蜀特色的文化教育活动。
上午11:35,有“四川清音”表演人徐福全老师,下午14:55,有“方言快板”老师冯国宝爷爷,通过倾听、体验、参与,让孩子们感受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
孩子在课堂活动上争先恐后的参与,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此次特色课程活动的喜爱;从最后的“谢谢老师”“喜欢老师”中,体现出了孩子们对今天活动学习成果的认可。
点评:社区通过“民间达人”、“百姓学习之星”及社会组织的活动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欣赏水平,让孩子能够享受到巴蜀高雅艺术的魅力和乐趣;这样的课堂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更是培养了他们的欣赏水平,让孩子能够享受到巴蜀高雅艺术的魅力和乐趣。同时,希望从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四川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案例3:穿越千年时光 感受匠人精神
2019年8月27日上午,少城故里分外热闹,由少城街道社区教育学校主办的 “灵动光影 妙手入戏”皮影艺术零距离体验活动在将军街18号举行。这个活动是街道社区教育“社区雏鹰”接近尾声的活动,主要针对辖区内9-18岁的青少年。
从观看皮影戏开始,由“非遗”皮影老师向参与活动的孩子们讲解皮影的历史及制作和操作方法,简单易学、又生动有趣,通过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皮影和给皮影上色,从“皮”“影”和“戏”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皮影艺术,了解皮影艺术的前世今生和流派分布,丰富孩子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在现场,大家一起饶有兴趣地上去演绎“影子戏”,孩子们有模有样的用自己制作的皮影开始自编剧目的表演。
让非遗进社区、让传统文化进社区,我们希望让源自民间的非遗活跃起来,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和学习传统文化。
点评:青羊区“社区雏鹰”活动、“生命 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社区小小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地方文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育少年儿童会感恩、学会做人,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正确看待社会,从而提升少年儿童的思想文化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弥补应试教育下学校教育的不足。
案例4:巴菲特儿童社会实践公益活动
2017年06月01日上午,石人北路社区在石人公园举行了石人北路社区家长志愿者学群之“巴菲特”儿童跳蚤市场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有社区青少年近40人,通过组织社区青少年将家中闲置物品、手工DIY等物品进行集中义卖,从而培养了青少年的节约意识、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亲子家庭的积极性,为自主学群项目培育和壮大骨干对和志愿者奠定了基础。
上午09:30时,报名参加活动的青少年陆续来到活动现场,在社工的引导之下签到。签到完成后,社工首先为孩子们进行沟通技巧及义卖培训。社工告诉孩子及家长,我们不仅仅是在做跳蚤市场活动,而是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用于突破自我,积极与人沟通。随后,大家开始进行自己的摊位义卖。大家卖力吆喝,吸引了许多过路的行人。大家纷纷驻足观看,并向小朋友们询问着物品的价格。小朋友们也是兴奋异常,卖力的向大伙儿推销着自己的物品。大人们也被小朋友们打动了,纷纷购买自己中意的物品。部分人还与小朋友讨价还价,惹得现场笑声连连。
点评:石人北路社区教育工作站创新实施的“巴菲特”儿童跳蚤市场社区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石人北路社区教育工作通过开“巴菲特”儿童跳蚤市场,培养青少年的经济价值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响应环保低碳生活,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引导孩子们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素质,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好孩子,同时让长。这样的实践活动将青少年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实践与体验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从而更多的体现出了新人文教育的内涵。
案例5:快乐灯谜,快乐学习
随着新年将至,少城小学的灯谜课堂迎来了最后一节课。一学期以来,孩子们都从灯谜课堂中体会到了灯谜带来的乐趣,所以非常不舍得和灯谜课堂说再见,都早早来到教室等待灯谜老师。少城商灯协会的志愿者老师徐凌、刘峰首先为孩子们发放本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试卷中有猜灯迷的基本常识,有灯谜的技巧,也有需要自己发挥想象的灯谜创作试题,最大的激发了孩子们的灯谜潜能。考试结束后,徐老师为大家揭晓本次灯谜试题的答案和猜谜技巧,刘老师在一旁争分夺秒为大家批阅试卷,并从中选出了“打虎小将”“打虎能手”“打虎积极分子”等奖项。之后,商业街社区精品教育工作站孙书记、叶主任和江老师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和奖品。
拿着“战利品”的孩子们不停地询问着下学期灯谜的开课时间。看着灯谜的“小小传承人”,少城的志愿者们露出会心的笑容,并向自己承诺,做好灯谜文化的传播工作,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宽更广的发扬。
点评:2011年在成都市青羊区少城街道办事处商业街社区的支持下,成立了群众性灯谜文化组织—“少城商灯谜社”,自2014年起,“少城商灯谜社”在区教育局和少城街道的培育和扶持下,逐步转变成了社区教育服务的主体之一的“市民服务主体”。近几年“少城商灯谜”积极与中小学进行合作,让灯谜走进校园,更加主动、有效地参与到社区教育服务当中,切实推进了社区的协同育人。
总体而言,社区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加强社区与学校的联系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坚持服务青少年成长的根本宗旨,群策群力,让资源流动起来,才能得到1+1>2的效果。如何更好的协调不同利益方参与协同育人,为青少年提供可持续的良好学习、成长大环境,也将会是我们接下来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
专家点评
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整合资源,推动校社合作共育,打造区域协同育人环境。通过建设多样化的、适合未成年人的公益课程,开展具有青羊特色的未成年人教育活动,以满足青少年个性化、社会化的教育需求。
从开放学校社区资源,建设市民校园体验中心,到开展社区雏鹰系列活动,再到校社合作开设“社区少年宫”,对当前倡导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完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青羊实践中的小案例,体现了青羊社区教育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起到的重要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