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其信:
我觉得这是个好现象。农学是“冷”还是“热”?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农学确实是冷门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的综合实力在全国至少是在30位。但从高考录取成绩来看,我们在全国大概是80位,因为我们三分之一以上的专业是传统农科。甚至上世纪90年代有一段时间,我们是按照国家线降分录取的。当时社会上觉得农业苦,对农学概念也不理解
但是现在,从农业研究的拓展和企业的投资方向来看,农业现在变得越来越热。新浪、京东、阿里巴巴、碧桂园几乎全部都在投资农业。
前两天我在杭州开会时,有个小伙子一定要跟我见面,他要做农产品的冷链物流。现在依托信息技术出现的智能化农场,恰恰是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另外,新农村建设也是现在社会资本投资最热门的领域。第三,中央一直把农业放在了重要位置,这也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农业是我们整个国家保持稳定的基础。
京东投资10亿,进行机器人养猪。我曾去过京东的一个农牧公司,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说,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未来将有无限的增值空间。
一方面,解决了劳动力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要实现养殖业的革命。比如猪脸识别,通过摄像头识别猪的编号,分析系统中记录的过去十天的喂料信息,并判断今天应该喂多少料,还可以检查是否患病,计算哪天出栏。
综合以上的信息,我来回答您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综合性大学开始办农学院。我认为,这反映了农学向多学科综合交叉融合发展的趋势。我认为这是好事,应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支持。
孙其信:
是的。而且,在研究解决农业问题上,有可能综合性大学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在未来更有潜力。在这一方面,我们是有紧迫感的。比如,清华大学如果把现代信息技术、材料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技术用在现代农业上解决农业发展潜力问题,是很有可能超过我们的。
所以,我们也在进行自我改造,着眼于农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我认为,综合性大学开办农学院的热潮,也加速了传统农业大学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改造以及交叉融合。
为了适应技术的交叉融合,满足未来农业发展转型的需要,我们曾论证未来是否开办农业航空专业。无人机已经成农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大技术。从大面积喷药,到病虫害检测,都需要运用无人机。无人机技术可以解决一些过去依靠人力、传统机械解决不了的问题。
孙其信: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一个重大机遇和重大事件。经过“211”、“985”工程,我们与世界188金宝搏beat官网登录 强国之间的明显短板已经缩短了不少。
从我们学校来看,首先提出了发展愿景。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前来中国农业大学视察时,给我们提出了一个目标,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这是更符合中国农业产业未来发展需求的一个目标,也推动着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与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不同,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布局将与传统农业大学围绕农学来进行学科布局是不一样的。
康奈尔大学就是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它最早设立时以农学院为主,而现在除了农学,工科也是它的强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也是如此,由农学院起家,现在物理学、计算机学、环境学也非常强,并且开始开办了医学。。
您刚刚提到是否需要做减法的问题。我认为,在“双一流”建设中,必须遵循优势原则,有舍有增。
一方面,要舍得已经非常传统的、需求量小的学科,进行压缩;另一方面,必须要进一步拓展新型学科。
中国农业大学新型学科建设主要布局在四大领域。首先是环境和生态领域,这与农业直接相关,并且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一个重大需求。其次是营养与健康领域。在食品行业,现在的问题是怎么能吃的健康、吃出健康。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建成了北京市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中心,目前正在进行全球招聘,将涉及医学、生物学、卫生、食品、农学等多个交叉性学科。
第三是在新型农业的工业化方面。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是不可能继续下去的。中国农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很大程度的原因是我们农业经营规模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实现农业的工业化,中国农业是没有出路的。
最后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过去,我们主要依靠技术支撑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忽略了社会科学对农村变革的支撑作用。中国农业大学设立了人文与发展学院,要强化农村社会学、法学、老年学,以及与农村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我们很高兴的看到,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一大半都与农业农村有关,这是国家的重大需要。“双一流”建设推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必然需要以新的学科布局来实现新的发展。
另外,中国农业大学的转型,必须要从只研究中国问题,拓展到研究世界问题上来。我们上世纪80年代出国时,看到国外的世界一流大学在研究非洲、亚洲问题,当时并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一所世界性的大学,如果视野、舞台只在中国,那么在世界上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也直接在非洲进行研究,如塔桑尼亚和马拉维,另外还有教授在柬埔寨、泰国、哈萨克斯坦等地。